2022年12月15日,河北省质量协会印发《关于公布推荐第二批“河北省企业特色质量管理模式”的通知》(省质协字〔2022〕44号),旭阳集团河北中煤旭阳能源有限公司(简称“中煤旭阳”)获批入选“河北省企业特色质量管理模式”名单。
按照河北省政府关于大力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培育工业企业质量标杆等总体要求,2022年河北省质量协会继续在会员和广大企业中开展了“河北省企业特色质量管理模式”筛选活动。今年遴选的“河北省企业特色质量管理模式”为全省第二批,经企业申报,各市质量协会、省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推荐,专家组综合评审,最终确定了8家特色质量管理模式企业。
本次遴选工作由河北省质量协会依据《“河北省企业特色质量管理模式”管理办法(试行)》在全省组织进行,要求企业申报的特色质量管理模式必须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在企业应用运行达三年以上,并已取得可验证的实践效果。中煤旭阳以“五位一体、质量先行”的质量管理模式申报参评并成功入选,其根本遵循是旭阳在全集团一以贯之的科学决策、规范运作、严格执行、广泛监督、不断创新的“五位一体”管理模式以及“安全、环保、质量是旭阳的生命线”发展理念;其主要目标是贯通落实“五位一体”质量管理模式,质量先行、环环相扣、层层联动,确保公司产品、服务和经营管理高质量发展,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其运行承载是基于提升过程管理绩效的滚动式质量审核模式、基于“焦炭身份证”平台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模式、基于CNAS17025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国际互认的检测能力以及基于智能配煤专家系统的配煤研究模式,从而将质量管理有机融入企业全面管理,实现质量管理方法不断优化、先进质量技术及时运用,并持续改进、不断创新、提质增效、追求卓越,达成全员额、全环节、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控。
第一,在中煤旭阳质量管理发展的历程中,2005年首先以ISO9001标准为依循开展质量管理工作,2008年之后逐步深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及能源管理体系融合推进,持续创新内部审核模式,导入滚动式质量审核,促进公司质量管理整体水平持续提升。多年来滚动式审核模式的成功推行,成为中煤旭阳的一大亮点,被第三方认证公司树立为行业标杆和典范,塑造了公司良好的外部形象。
第二,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数据日益成为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则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提升,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中煤旭阳着眼于建立公司主导产品焦炭的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模式,于2020年开发建设了集生产过程质检、工艺人员监控、物料流转监视等于一体的“焦炭身份证”系统,以信息化手段实现焦炭生产各环节全流程监控和焦炭销售精准内调外控,从而打造“销、运、产、供”各环节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目前,基于“焦炭身份证”平台的焦炭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模式业已成为中煤旭阳质量管理的又一突出亮点和鲜明特色。
第三,可靠的检测技术和能力是企业质量管控的基础。2011年1月,中煤旭阳检测中心首次通过CNAS国家级实验室认可,下属包含煤焦检测室、醇醚检测室、芳烃检测室和综合办公室,检测能力获得全球签署互认协议国家和地区认可机构的承认,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赢得了政府部门、客户及社会各界的信任。公司检测中心在日常管理中也严格遵循CNAS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开展质量检测工作,持续获得外审专家组予以保持国家级实验室资质的评价。
第四,集合旭阳深耕焦化行业二十七年形成的配煤经验并与信息化、大数据技术有机结合而于2020年完成开发在中煤旭阳首先实现应用的旭阳集团新一代智能配煤专家系统为目前行业内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配煤系统,涵盖15个模块、200多项功能,有效支持智能配煤优化,包括配煤制定及优化、焦炭质量预测、炼焦煤性价比测算评价等,建立了炼焦煤数据中心、配煤比数据中心、配合煤数据中心、焦炭数据中心,形成了配煤方案、煤炭资源信息、焦炭质量等大数据资源池,具有指标详尽、算法先进、专利创新、功能实用、技术前沿、数据丰富、AI应用、移动应用等八大特色,有效支撑形成并不断强化旭阳焦炭产品“同成本质量更优,同品质成本更低”的竞争优势。
正是依托包括上述等各方面长期积淀的深厚质量管理底蕴,中煤旭阳在这次遴选过程中赢得了高度认可和肯定,脱颖而出,获批入选。接下来,中煤旭阳将以入选“河北省企业特色质量管理模式”为迈向更高标准的鞭策和动力,根据《旭阳集团“六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旭阳集团十年发展纲要(2021-2030年)》战略部署,紧随旭阳事业的全国布局和旭阳事业的全球开拓步伐,积极开发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和手段方法,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境界持续优化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锻造更加牢固的“安全、环保、质量”生命线,向着“创新、服务、数字、平台”四个方向挺进突破,推动企业不断迈上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