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0日至2023年1月3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2022年河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进行了公示。此次河北全省共认定36家企业为2022年河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旭阳集团(1907.HK)旗下两公司——河北旭阳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旭阳”)、唐山旭阳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山旭阳”)双双入榜。
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是指在工业主要产业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显著,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对于带动提升全省企业竞争力及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的企业。根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通知要求,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需同时满足五个方面的指标:第一,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领先地位;第二,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较完善的管理体系;第三,具有较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能力;第四,注重自主品牌培育;第五,重视创新发展战略和创新文化。其确定产生经初审推荐、专家评审、实地考察等程序,最终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做出认定。
旭阳集团此次入选2022年河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之一的河北旭阳,是旭阳集团2003年10月完成对保定焦化厂并购而成立并稳步发展壮大的,以其为主体创建了旭阳集团定州园区。这是旭阳集团实施对外兼并收购的第一个成功案例,为旭阳走出邢台、走向全国奠定了基础、探索了模式、开辟了道路。结合紧随其后于同年11月合资成立的河北中煤旭阳能源有限公司及以其为骨干创建的旭阳集团邢台园区,旭阳集团在2003年实现了由“一个旭阳”到“三个旭阳”的跨越,并经分期建设、快速发展,形成了定州园区和邢台园区各500万吨/年(其中旭阳邢台园区服从和贡献于近年来当地“蓝天保卫战”大局关闭了240万吨/年焦化装置,所以目前该园区焦炭产能为260万吨/年)、单体规模最大的独立焦化企业,确立了旭阳集团全球最大独立焦炭生产商及供应商的行业地位。
河北旭阳自创立以来累计投资100亿元,累计上缴税金55亿元,陆续建设了国内领先的焦化及配套装置4套、甲醇装置3套、合成氨装置1套、干熄焦发电装置4套、煤气发电装置2套、蒸汽余压发电装置1套、高纯氢制备装置2套、氢电油气综合能源站1座、自有铁路专用线19公里。目前,在产产品达30多种,每年余热余压发电量8亿度、对外供热200万平米/143座热力站/热用户2万户、外供氢气5200万立方米。员工由最初的600多名,发展到如今的2000多名;人均年收入由最初的9000多元,跃升到现在的10万多元。2021年,河北旭阳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成为定州市连续六年唯一一家年收入过百亿的企业;2022年,面对行业下行压力及各种困难因素交织的大形势、大背景,继续做到稳健经营,实现营收等各项指标同2021年持平。
河北旭阳一以贯之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坚持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相结合,持续打造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和省级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等研发创新平台,充分发挥自身行业龙头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规模和技术优势,聚焦焦化领域,延伸布局发展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构建良好的多领域创新发展格局,提升了产业链创新能力;聚集高层次技术人才,在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实现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整体性、结构性竞争优势;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的2-氨基-2-甲基-1-丙醇绿色制备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打破国外垄断,建成国际首套示范装置,并实现了产业化应用转化。截至目前,河北旭阳已取得国家授权专利50余件,承担省部级课题多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领军企业、省行业龙头型领军企业、省质量标杆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认证了国家CNAS实验室,先后多次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和知名品牌,彰显出公司科技创新的雄厚实力。
旭阳集团此次入选2022年河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另一家公司唐山旭阳,成立于2008年10月,地处环渤海中心区域的京唐港区腹地黄金地带,坐落于唐山乐亭临港产业聚集区,是旭阳集团第一个在沿海布局的园区,即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苯加氢生产企业,同时也是正在建设发展中的循环经济型精细化工和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公司的总体项目规划遵循和融入唐山市“四点一带”经济发展格局战略构想,依托乐亭临港工业聚集区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践行高科技、集约化、低成本、低能耗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模式。
伴随集团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做强技术创新体系、力促产业转型升级的整体步伐,唐山旭阳依托旭阳集团在研发创新上的行业领先优势及丰厚资源,有机融入旭阳“三种创新”即商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产品创新全局,突出核心技术与能力打造,聚焦创新型企业构建,成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构建研发创新产业链,不断深化行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持续加强产品、技术开发,提高工业、科技一体化成果利用率,为公司研发实力、创新能力、科技成果及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奠定坚实支撑;与此同时,注意对公司开展的研发项目和生产装置技改优化项目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目前已拥有包括18件发明专利、13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37件,其中2022年授权专利9件、正在受理中的2件,实现了包括“粗苯加氢装置的多段蒸发系统” “甘油渣分离工业盐和聚合甘油装置”“粗苯加氢精制之加氢油分离系统”等8项科研成果转化,在产品收率提升、节能降耗、环境友好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唐山旭阳2020年被认定为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2021年取得河北省工业企业研发机构A级资质,2022年被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从全集团来讲,旭阳作为全球领先的焦炭、焦化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综合生产商及供货商及相关运营管理服务提供商,特别是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焦炭生产商及供应商,科技研发与技术创新始终以“世界领先的能源化工公司——创新引领未来”企业愿景为方向指引,自2007年起陆续在旗下邢台园区、定州园区、乐亭园区、沧州园区、郓城园区、东明园区、呼和浩特园区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了旭阳煤炭研究所、焦化研究所、碳材料研究、尼龙材料研究所、化工研究所、新材料研究所、催化研究所、氢能研究所、环保研究所、过程工程研究所等10个集团一级研究所和1个集团分析检测中心,建立了“集团总工程师及集团生产技术部-各园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各生产公司生产技术部”三级研发创新体系,构建了“从无到有”(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和“技改技措”(现有装置持续优化升级)两大类研发创新系统,打造了创意、小试、中试、产业化、工程设计全研发产业链,奠定了全面创新、全员创新、协同创新、系统创新的基本格局,力促集团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旭阳核心竞争力。
旭阳集团高度重视并致力建设高层级、高资质、高水平的研发创新平台,不断充实创新基础,持续优化研发条件。目前,旗下已有7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工业企业(A级)研发机构、1家北京市级企业科技研究开发机构、1家国家级检测中心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建有研发实验室1万平方米、中试基地13万平方米。
旭阳集团十分注重和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依托自身完备的研发设施、健全的科研团队、浓郁的创新文化,重点在环保技术、精细化工、新材料及高端石化四个方向全面布局(环保技术——脱硫脱硝、配煤专家系统、封闭熄焦、VOCs综合治理等;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农药中间体、涂料多功能助剂、橡胶助剂聚等;新材料——聚酰胺弹性体、高温尼龙、改性尼龙、功能性改性材料等;高端石化——甲基丙烯酸甲酯、离子液催化剂、PX催化剂、气相重排制己内酰胺等),先后获专利技术成果243件、专有技术成果377件、软件著作权34件,走出了一条内引外联的开放型研发路线及模式。尤其是2016以来,在旭阳“五五”和“六五”发展规划引领下,集团投入研发资金10.73亿元,成功开发数十项关键技术,取得一系列创新突破,构筑起旭阳事业“全国布局+全球开拓”的坚实技术支撑。
此外,旭阳集团还在不断推进自动化、信息化、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累计投资9.7亿元完成62个数字化项目,采用自动化设备和自控系统实时收集生产数据、监控生产设备运行,实现了生产、运营、管理效率行业领先,所有装置自控率达到96%及以上,焦化装置自控率达到100%。
本次河北旭阳和唐山旭阳成功入选河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既是肯定,更是鞭策,既是过去成果的展示,更是将来努力方向的启示,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旭阳创新能力、开发潜力、科技实力、核心技术、品牌培育、创新机制的认可,定会有力促进旭阳产品知名度、行业影响力及市场竞争力的扩展提升。面向未来,“创新引领未来”将继续长期作为包括此次获奖两个公司在内推进整个旭阳事业版图稳健扩张、业绩连续增长、效益持续提升、实现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更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略之一,依托九大旭阳核心能力(超前研究能力、战略规划能力、业务策略能力、供应链能力、数字化运营能力、创新能力、盈利能力、扩张能力、纠偏能力),发挥九大旭阳竞争优势(规模优势、一体化优势、园区化优势、集中营销优势、成本优势、研发创新优势、信息化智能化优势、安全环保质量优势、风控优势),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深化自主创新,进一步拓展技术合作,推动旭阳事业向着创新、服务、数字、平台四个方向全力突破,向着“世界领先的能源化工公司——创新引领未来”愿景目标加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