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9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国家税务总局河北省税务局、石家庄海关联合发布了《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四部门关于印发2022年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通知》明确,根据《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经企业申请、各地推荐、专家评审和综合审查,认定包括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沧州旭阳”)企业技术中心在内的85家企业技术中心为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由此旭阳集团旗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增加至4家。
沧州旭阳作为旭阳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集团于2011年在沧州渤海新区建立的现代化有机高分子新材料企业,其己内酰胺一体化项目是河北省、沧州市重点产业支持项目,已列入河北省沿海发展规划及沧州市“十二五”规划,旨在将沧州旭阳建设成为渤海新区新材料工业聚集区;其主导产品为环己酮、己内酰胺及其下游高附加值产品聚酰胺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其中自主开发的高性能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主要应用于纺织、汽车、机械等领域,实现了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国产化,扭转了该产品国内未实现规模商品化且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技术策源地和加速器。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则是对企业技术中心高质量建设与运行,推进企业科研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直接有力促进。河北省发改委着眼高水平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出台了系列政策,并对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每家给予100万元奖励。
沧州旭阳企业技术中心始建于2012年,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销、研、产、供相结合,集研究、实验、创新、引进和技术开发于一身,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发挥人才效益,技术先进、产品品种完善的研发中心,2021年被认定为沧州市企业技术中心,已成为公司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力量,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具备行业领先优势。中心现有研发人员97人,形成了以沧州旭阳董事长为主任的核心技术团队,致力于以己内酰胺及配套装置工艺优化提升和聚酰胺新材料为方向深入开展研发创新,跟踪国内外同类技术,不断进行技术积累并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同时,中心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新方法和标准项目研发,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制定,有效提升公司在行业中的技术影响力。下一步,中心将聚焦公司百万吨级己内酰胺全配套、一体化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深化自主研发+引进技术双翼联动,持续攻关、大胆突破颠覆性技术,形成实现公司“技术最新、质量最优、配套最全、规模最大、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综合竞争力最强,打造己内酰胺及尼龙新材料产业龙头”目标的强劲技术助力。
从集团来讲,旭阳作为全球领先的焦炭、焦化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综合生产商及供货商及相关运营管理服务提供商,特别是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焦炭生产商及供应商,科技研发与技术创新始终以“世界领先的能源化工公司——创新引领未来”企业愿景为方向指引,自2007年起陆续在邢台园区、定州园区、乐亭园区、沧州园区、郓城园区、东明园区、呼和浩特园区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了旭阳煤炭研究所、焦化研究所、碳材料研究、尼龙材料研究所、化工研究所、新材料研究所、催化研究所、氢能研究所、环保研究所、过程工程研究所等10个集团一级研究所和1个集团分析检测中心,建立了“集团总工程师及集团生产技术部-各园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各生产公司生产技术部”三级研发创新体系,构建了“从无到有”(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和“技改技措”(现有装置持续优化升级)两大类研发创新系统,打造了创意、小试、中试、产业化、工程设计全研发产业链,奠定了全面创新、全员创新、协同创新、系统创新的基本格局,力促集团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旭阳核心竞争力。
旭阳集团高度重视并致力建设高层级、高资质、高水平的研发创新平台,不断充实创新基础,持续优化研发条件。目前,集团旗下已有7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工业企业(A级)研发机构、1家北京市级企业科技研究开发机构、1家国家级检测中心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建有研发实验室1万平米、中试基地13万平米。
旭阳集团十分注重和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依托自身完备的研发设施、健全的科研团队、浓郁的创新文化,重点在环保技术、精细化工、新材料及高端石化四个方向全面布局(环保技术——脱硫脱硝、配煤专家系统、封闭熄焦、VOCs综合治理等;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农药中间体、涂料多功能助剂、橡胶助剂聚等;新材料——聚酰胺弹性体、高温尼龙、改性尼龙、功能性改性材料等;高端石化——甲基丙烯酸甲酯、离子液催化剂、PX催化剂、气相重排制己内酰胺等),先后获专利技术243项、软件著作权34项、专有技术377项,走出了一条内引外联的开放型研发模式。尤其是2016至2021这近六年,投入研发资金10.73亿元,成功开发数十项关键技术,取得一系列创新突破,构筑起旭阳事业全国布局+全球开拓的坚实技术支撑。
此外,旭阳集团还在不断推进自动化、信息化、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累计投资9.7亿元完成62个数字化项目,采用自动化设备和自控系统实时收集生产数据、监控生产设备运行,实现了生产、运营、管理效率行业领先,所有装置自控率达到96%及以上,其中之焦化装置自控率达到100%。
面向未来,“创新引领未来”将继续长期作为旭阳集团版图稳健扩张、业绩连续增长、效益持续提升、保障实现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更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核心方略,紧紧依托九大旭阳核心能力和九大旭阳竞争优势(超前研究能力、战略规划能力、业务策略能力、供应链能力、数字化运营能力、创新能力、盈利能力、扩张能力、纠偏能力;规模优势、一体化优势、园区化优势、集中营销优势、成本优势、研发创新优势、信息化智能化优势、安全环保质量优势、风控优势),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深化自主创新,进一步统筹商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产品创新“三种创新”协同推进,驱动旭阳事业向着创新、服务、数字、平台四个方向全力突破。